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圈子不同,更要强融?

人神共奋 人神共奋 2021-04-08




本文系我为插坐学院(ID:chazuomba)所撰之稿



1

圈子不同,更要强融



很多职场人典型的心态就是:

 

看到同事讨论“区块链”、“知识付费”、“独角兽回归”,明明想参与却又怕自己说的不对,被人嘲笑“半瓶子醋”;


吃饭时,远远看到主管旁边有空位,硬是绕一个大圈,生怕别人说自己拍马屁;


电梯遇到经理,连打个招呼都结巴了,更别说是借机留个好印象了……

 

这倒没什么,可嘴上说一句“圈子不同,何必强融”,心里却苦苦等待别人给他送“邀请函”,就真拿自己当“卧龙先生”了。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灰姑娘变公主,光有水晶鞋早就不够了,还要有“舞会请柬”,还要有一辆贴着“皇宫特别通行证”的高级马车。

 

现代人被分配在一个个的小圈子里,人在往向流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从一个圈子跳进另一个圈子。

 

如果是生活中的“圈子”,一句“圈子不同,何必强融”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喝红酒的圈子,未必比喝“老白干”的圈子高级。

 

但如果是职场上的圈子,特别是那些晋升之路上必不可少的“小圈子”,那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句:

 

圈子不同,必须强融。

 


2

融入新圈子

加速你的改变

 


人呆在一个自己原来的圈子里,无疑是最舒适的,但也是最危险的。

 

上个月,我和一位朋友吃饭,发现戒烟三个月的他又开始重新抽上了。他尴尬地说:“没办法,之前的朋友都抽烟,一开始硬抗过来。可有时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刚好他们又劝你‘来一根,就一根没事儿’,就这么两次,又回到老路上。”

 

嗯,戒过烟的人都有体会,真正的烟瘾也就是最初的一两周,最大的障碍是那些一起抽烟的人。

 

在旧圈子里,大家能力都差不多,彼此也很熟悉,没有压力。可没有压力,也就没能了动力。

 

圈子也是如此。


一个人的改变,最大的外部阻力往往来自过去的圈子,他们对你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


在马云邻居印象中,他还是那个长相怪异的不靠谱的小伙子,马化腾在父亲同事的印象中,也还是那个屁颠屁颠找项目的小伙子。

 

我以前的一个同事,离职后创办的企业已经快上市了,可在我印象中,他还是那个可以被我吆来喝去的销售助理。如果现在跟我们在一起,大概也就是我这个水平吧。

 

更何况,每一个圈子都有自己的生命力,不能等到这个圈子散了,你才去寻找新的圈子,一定要主动走出去。

 

《天堂电影院》里老放映员为了不让小放映员一生也像他一样困在这三平米的小室内,不惜斩断了他的初恋。


老人对年轻人说:“不准回来,不准想起我们,不准回头,不准写信。……人生和电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有人认为,具备了一定能力的提升,才能自然进入下一圈子。但问题在于,你如何进步?

 

能力不足时,你更要融入新圈子,加速你的改变。


能力上台阶和进入新圈子,不是先后关系,而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上升的过程。


3

融入新圈子

用新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

 


一位读者向我咨询:老板想提升自己做主管、带团队,但自己总觉得在管理上完全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有点担心。

 

我回答:不会可以模仿啊。你的上司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可她老人家的回答却是:我上哪儿知道领导是怎么做的,我总不能 8 小时跟着他吧……

 

问题清楚了:像“管理”这类没有教材没有老师的领域,不先进入新圈子,你就会始终卡在一类问题、一个瓶颈上。

 

过去“领导力培训”方法总是先让你学习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合格后再给你管理职位,但事实大部分人在走上管理职位之前,对管理仍然是一无所知。

 

真正让一个人成长为管理者的动力,心理学上称之为“认知失调”。举个例子:

 

小王从未承担过管理职责,苦于不知道如何跟下属对话,此时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先进入“管理者的圈子”,模仿他们的言行。这个过程往往会让小王感到不舒服,这就是“认知失调”。

 

而这些让我们不舒服的地方,往往是发现自己潜能的好机会。在这种不舒服的状态的刺激下,小王更容易迫使自己去理解这些管理者的行为,理解那些管理手段,最后才能自然而然地像管理者一样去思考。

 

总结成一句话:


我们先要融入管理者的圈子,然后在行动上表现得像个管理者,才可能像管理者一样去思考。

 

这个过程,叫“领导者身份内在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战斗中学会战斗”。

 

新圈子不但有更多资源、人脉,最主要的是,只有融入新圈子,你才能被迫使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去改变自己。



4

利用好弱关系

进入新圈子

 


职场上另一种常见的心态是:“我也想啊,可是,怎么进去呢。总不能对他们说:‘五百年后,你们都会知道这个名字:孙——悟——空——’”

 

怎么办呢?还记得互联网社交最经典的“六度分离”理论吗?


它是说,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不管他是马云,还是特朗普,平均最短路径不超过六个联系人。

 

我们平常向别人求助时,总是倾向找关系亲密的人,但在社交关系的拓展上,更重要的是你朋友圈里那些普通关系。

 

英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畅销书《引爆点》中分析了某个地区通过熟人介绍找工作的情况:


发现介绍工作的关系大多属“弱关系”——56% 的人只不过是“偶尔”见到求助者,28% 的人与介绍人甚至只有“一两面之交”,只有 16% 的人与介绍人是很好的朋友。

 

只要你仔细梳理你现有的人际关系,你会发发现,总有那么几个人,跟这个圈子很熟,跟那个圈子的人也很熟,可以成为你的“介绍人”。


这个人往往不是你的老铁,但这点忙,对他们又是小意思——一位新人把自己大学里的导师介绍给急于寻找合作资源的上司,一位普通员工通过他在央企就职的学姐,为老板牵线搭桥……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任何一个圈子的成员都会和其他圈子交集,任何一个圈子都需要和其他圈子交流。


找到交集的人,就是你的机会;如果进而成为这些圈子的纽带,这就是你的价值。


一位 CEO 在他的回忆录中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放弃了靠窗的好位置,坐到了人来人往、常常被人打扰的走道尽头。原因是这里最靠近总经理的办公室,总经理的所有活动、来客,他都一清二楚。凭着这个独特的“优势”,他进了上司的“小圈子”,从此打开了“上升通道”。

 

很多人看不起这样的事,认为这不是能力。不过,圈子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交换信息与资源,能够参与进来,就是融入圈子的第一步。

 


5

圈子是一步步经营出来的



Facebook 曾经开发过一种小额贷款,根据你最经常联系的好友名单决定你的贷款额度。这项业务可不是异想天开,它根据一条著名的社交经济学理论:

 

你的收入是你经常联系的 10 个人收入的平均值。

 

关键就是,到哪里去“集齐”这十个人?

 

美国政坛有一种“衣帽间政治”的说法,就像职场上的茶水间,是为议员提供休息闲聊的地方,这里自然打听小道消息、交换政治筹码的最佳场所。

 

于是,从各种偏僻乡村跑到华盛顿来想在政坛出人头地的青年人,想尽各种办法拿到“入场券”,结交这些议员的助手,以获取进入“圈子”的机会。其中一位来自德克萨斯的农村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36任总统林登·约翰逊。


真正阻止你进入新圈子的,从来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心态。担心被人看不起,担心自己没有任何资源与圈子中的人进行交换。

 

就像西方的一条谚语:“关键不在于你认识谁,而在于你想认识谁”。

 

是啊,有谁不认识吗?


去认识他好了,圈子总是一步步经营出来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